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段传奇经历,被女诗人蔡文姬以《胡笳十八拍》的文辞永远铭记,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又饱含深情的画卷,在3月27日、28日,于潍坊大剧院的舞台上,被舞剧《胡笳十八拍》以独特的方式重新演绎。
蔡文姬,这位东汉末年的才女,身处乱世,命运多舛。董卓作乱时,她不幸被胡人俘虏,后嫁给匈奴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曹操统一北方后,派遣使臣,不惜重金将她赎回汉地。蔡文姬在返乡途中,将十年羁旅的遭际、骨肉别离的悲痛以及所见北方各民族从干戈相向到和睦相处的历史感悟,融入《胡笳十八拍》文辞之中。
舞剧《胡笳十八拍》的帷幕缓缓拉开,观众仿若穿越时空,走进蔡文姬那饱含深情与沧桑的世界。舞剧摒弃了传统的台词叙述,仅凭借灵动的肢体动作、悠扬的音乐、变幻的灯光和独具匠心的舞台设计,将细腻的情感起伏和宏大的历史叙事完美呈现。舞者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情感的音符,细腻地表达出角色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串联起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故事。
舞美设计是舞剧《胡笳十八拍》的一大亮点,具象与写意相融合,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氛围。大漠孤烟、汉家宫阙、宫廷宴会等场景,依靠一组弧形的巨大景幕和现场简约实用的道具,为不同场景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叙事环境,增强舞剧的观影效果和沉浸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直面真实的历史。
更难能可贵的是,舞剧故事情节设计的“深入”和“浅出”。“深入”表现在对蔡文姬跌宕起伏人生的深刻挖掘和精心提炼,将民族融合这一主题进行铺陈和升华,将民族文化和舞蹈进行细致考究和精彩演绎。这使整个舞剧充满张力和活力,让观众在欣赏精彩的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沉。而在“浅出”方面,舞剧则以蔡文姬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巧妙映射民族融合的宏大叙事,观众随音乐和舞蹈,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与蔡文姬一起经历悲欢离合,感受着她内心的喜怒哀愁。
舞到深处最动人。蔡文姬归汉后,新婚之夜,遭到丈夫董祀的冷落,那肝肠寸断的神情,令人揪心。此时,幕后出现匈奴左贤王和两个儿子漫步于集市的场景,物是人非,锦书难托。这场景触发观众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在那一刻,观众仿佛与蔡文姬融为一体,共情着她的悲伤,感受人生抉择的无常。
舞剧《胡笳十八拍》的成功,离不开优质的内容和充满创意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得益于成熟的市场运作和悉心服务的剧场。今年,在潍坊这片文化沃土,除了舞剧《胡笳十八拍》,还有音乐剧《南孔》、舞剧《咏春》等众多精彩剧目将陆续上演,为市民打造一场场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不断厚实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对大多数观众而言,第一次观看舞剧,便被其深深打动。相信许多观众与我一样,在《胡笳十八拍》的故事中,悄然种下舞剧的种子,已然期待下一次的邂逅,追溯流年,欣赏别样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