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在校园里遇见过这样的同学:TA总是独来独往,对话时避开目光,却对某个学科或兴趣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TA的言行或许让你感到“特别”,但这份“特别”背后,是一个需要被理解的群体——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也称自闭症。
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并倡导全社会理解与关爱孤独症患者。
科普时间:孤独症≠“孤僻”
打破误区!
不是心理问题,更与“父母冷漠”“性格孤僻”无关(别让谣言伤害TA!)。
并非“天才”专属:约10%孤独症者有特殊才能(如超强记忆力),但多数需要长期支持。
千人千面:有人语言流畅却不懂社交规则,有人沉默寡言却对图形极度敏感。
孤独症不会传染,这是先天神经差异,跟后天无关。
孤独症患者同样有感情表达,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跟孤独症相处三要三不要
三“要”
简洁沟通:避免隐喻、玩笑,直接说明需求(如“下课后请交作业”)。
尊重习惯:TA可能讨厌肢体接触、强光或噪音,保持适当距离。
发现特长:许多ASD者在编程、艺术、数学等领域天赋突出,邀请TA加入兴趣小组!
三“不要”
强行要求眼神对视或“合群”。
评价TA的行为“奇怪”“幼稚”。
过度帮助:先问“需要帮助吗?”,而非直接代劳。
不同,不代表孤独;
特别,也能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