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地铁口电动车停得到处都是,人行道几乎全占了,想过都过不去。”近日,市民的吐槽在网上引发共鸣。地铁站口非机动车辆占道乱停问题,既是民生痛点,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
奔着问题去,盯着痛点改。连日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地铁站口停车乱象,通过“宣、导、整、罚”多措并举,坚决破解地铁站口“行路难”困局,切实保障群众出行“最后一米”畅通无阻。
因“站”施策 靶向整治停车顽疾
聚焦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车乱象问题,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迅速响应,联合交安办、交警中队、社区等部门持续对辖区地铁站口非机动车辆乱停放开展专项整治。
西乡综合执法队联合多部门集中整治地铁口乱停放
根据辖区10个地铁站、39个地铁口通勤量、停放需求差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因“站”施策,实行“一站点一小组”工作模式,定人、定岗、定责,确保每个站点都有专人值守,现场开展停放引导、宣传教育、车辆规整等工作,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及时调配整治力量到“客流大站”支援协助,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坪洲地铁站早晚高峰人流量大,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突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果断行动,联合社区组织执法队员、社区整治员、志愿者对乱停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对堵塞淤积、妨碍通行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第一时间联系运营企业到场清理,对于逾期未清理的车辆联系第三方运维公司拖移处理,确保乱停放问题“快处快清”。截至目前,行动累计出动工作人员5400余人次,劝导规整电动自行车9.4万余辆次,拖离违停非机动车1.6万余辆次。
协同联动 建立“政企社”共治机制
为破解地铁口周边商圈、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难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实地摸底,建立“商超守好责任田、物业织密巡查网、企业拧紧运维阀”的“政企社”协同共治机制,加强地铁口周边的大型商超、临街商铺、共享单车企业等责任主体政策宣传、督促指导和约谈警示,要求责任主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加强责任区域动态监管,共同做好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工作。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累计对辖区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约谈警示,督导清理乱停放共享单车2万余辆;积极与大仟里、汇一城等商超物业沟通协调,督促加强广场区域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增加非机动车停放场地供给,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精准宣教 培育文明停车习惯
在固戍地铁站,当部分车主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区外时,街道执法队员立即上前进行劝阻,劝导市民规范停车,要求车主将车辆停到指定区域。“看到有车主随意停放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劝导,并帮助市民将车挪到指定位置。”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四中队队员说道。
在劝导过程中,执法队员还向市民普及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法规,加强“一对一”宣教,及时纠正违停、逆行、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行为陋习,提高市民规范停车意识。此外,西乡街道还在39个地铁口设置了宣传喇叭,循环播放停车温馨提示,引导市民有序停放。
空间挖潜 增加供给化解“车地矛盾”
在狠抓停车乱象整治的同时,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社区采取“画、隔、找、拖”等办法,挖掘地铁站周边空间资源,增加停车场地供给,着力化解“车地矛盾”。
根据“应画尽画”原则,西乡对地铁站周边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增加停放区域,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累计新划线8600米,新增停车位1.2万余个;合理设置铁马、栏杆等物理隔离设施,加强停车引导,规范停车秩序,保障行人安全;挖掘地铁站口周边资源,增加非机动车P2停放区,截至目前共增设非机动车P2停车区24处;对线外停车、无牌车辆统一转移至P2停放区,缓解停车压力。
“以前地铁口停满了电动车,每次坐地铁都得‘见缝插针’,怕被车刮到,现在情况明显好了很多,坐地铁再也不堵心了。”市民周女士表示。历时一个月的整治攻坚,被网民吐槽的地铁站口停车乱象正悄然改变,车辆整齐摆放、引导标识清晰、道路畅通无阻……地铁站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下一步,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积极响应群众关切,巩固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防止问题回潮反弹,切实缓解“车地矛盾”,全力保障市民安心出行、顺畅出行。
文、图|朱文庆 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