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度智能云:狂飙背后,信心为何“拖后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16:00    

文|蛇眼财经v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成绩斐然。

2024年,百度智能云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十分惹眼。回顾全年,智能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从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在营收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买账。2024年,尽管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眼,但百度股价却在震荡中下行。在某些交易日,盘中下跌幅度明显。这种营收增长与股价下跌的背离现象,就像一个谜团,引发了市场各方的热议。按理说,业务的高速增长往往会带来市场信心的提升,推动股价上扬,但在百度智能云这里,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智能云增长态势剖析

百度智能云的收入增长数据十分夺目。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一增速在云计算市场中跑赢了许多竞争对手。全年来看,多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 ;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 ;第三季度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1%。从这些数据能清晰地看到,百度智能云在业务拓展上成效显著,不断实现收入规模的扩张。

在中标项目方面,百度智能云同样成绩斐然。2024年大模型中标项目中,百度智能云斩获 “三项第一”。全年大模型中标项目共910个,是2023年的4.5倍;中标金额25.2亿元,是 2023 年的4倍。百度智能云在中标项目数、行业覆盖数、央国企中标项目数这三个维度均位列第一。从行业分布来看,在运营商、能源、教育、政务、金融等大模型中标项目数前五的行业中,百度智能云在能源、政务、金融这三个行业的中标项目数也位于所有厂商第一。这表明百度智能云的业务已经广泛渗透到多个重要行业,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业务版图不断扩大。

另外,百度智能云的技术实力在不断进阶,以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点亮为代表,彰显了其在芯片及算力集群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这是国内首个正式点亮的自研万卡集群,其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实现了训练效率的跃升。万卡集群可将千亿参数模型的训练周期大幅降低,满足AI原生应用快速迭代的需求,还能支持更大模型与复杂任务和多模态数据,支撑如Sora 类应用的开发。同时,万卡集群能够支持多任务并发能力,通过动态资源切分,单集群可同时训练多个轻量化模型,通过通信优化与容错机制减少算力浪费,实现训练成本指数级下降。

除了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百度智能云在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等层面也在不断突破。其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开发者数量突破1808万,服务企业43万家,稳居中国开发者首选框架。文心大模型矩阵不断完善,覆盖从旗舰ERNIE 4.0 Turbo到轻量级ERNIE Speed Pro,支持多模态升级,2025年还将发布文心5.0,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这些技术层面的突破,为百度智能云的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使其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市场信心难振的多维因素

在云计算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竞争对手的冲击是百度智能云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异军突起,其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开源战略,在大模型领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和开源策略重构了大模型行业玩法,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企业的关注,已有超200家头部企业完成了DeepSeek技术接口的集成部署,涉及科技、手机厂商、汽车、金融等多个行业,这对百度智能云的市场地位构成了直接威胁。

除了新兴力量,阿里、腾讯等云计算市场的老牌巨头也不容小觑。阿里云作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领头羊,连续多年占据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使其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拥有200多套解决方案,能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在电商行业的解决方案更是成熟且具有优势。腾讯云则在游戏、社交、视频等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云计算服务中表现出色,借助腾讯的大数据和社交体系,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视频处理等领域技术领先 ,注重用户体验,提供简单易用的云服务产品,帮助企业快速上云。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百度智能云虽然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融合方面有独特优势,但要突破重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难度可想而知,这也使得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有所保留。

另外,百度的业务结构存在一定隐忧,这也影响了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信心。广告业务作为百度的传统核心业务,近年来收入连续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减少7%,全年收入减少3%,广告收入仍占据公司总收入的较大比重,2024年全年收入占比为 59%,是收入的大头。广告业务的下滑,一方面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广告投放预算减少;另一方面,新兴广告模式和竞争对手的冲击,如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争夺用户时长,也使得百度的广告业务面临巨大压力。

而智能云业务虽然增长迅速,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但在整体业务结构中占比仍相对较小。并且,智能云业务前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用于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盈利周期较长。百度在智能云业务上的持续投入,虽然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大的回报,但在短期内会对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压力。市场担心在广告业务下滑的情况下,智能云业务能否快速成长为支撑百度整体业绩的支柱,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百度的信心受到影响,进而反映在对百度智能云的市场信心上。

最后,百度在战略调整方面也引发了市场的疑虑。2025年2月,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起全面免费,并将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这一战略调整虽然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但也引发了市场的质疑。一方面,免费策略可能会影响百度在大模型业务上的短期收入,市场担心这会对公司的盈利模式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开源战略虽然能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生态的繁荣,但也面临着技术被竞争对手模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投资者对百度智能云的商业化路径也存在担忧。尽管百度智能云在技术和业务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稳定的商业收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问题。在战略调整的背景下,市场对百度智能云能否找到有效的商业化路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盈利增长,信心并不充足。

这种对战略调整和商业化路径的疑虑,使得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

破局之路与未来展望

面对市场信心难振的困境,百度也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在技术创新方面,百度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文心大模型,计划于2025年发布文心5.0,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以保持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同时,百度还在加强芯片技术的研发,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的点亮就是其在算力领域的重要突破,未来将继续提升算力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百度智能云积极与各行业企业合作,拓展业务版图。与南方电网合作打造电力行业大模型,覆盖输电、变电、配电、调度、客服、规划等十余个领域百余个应用场景,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与中国国家跳水队合作,将文心大模型应用于智能跳水辅助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动作实时打分、精准量化分析,制定训练计划 ,助力体育事业发展。百度还在加强国际市场的布局,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业务协同方面,百度整合内部资源,加强智能云与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文心一言与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等业务深度融合,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通过业务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业务的竞争力。

从行业趋势来看,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行业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百度智能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百度智能云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有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百度自身也具备诸多优势。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栈,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已为超过半数的央企提供AI服务 ,拥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和大量的客户资源,品牌知名度较高。

然而,百度智能云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行业竞争激烈,新兴力量和老牌巨头的竞争压力依然存在,百度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业务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如何在转型过程中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实现盈利目标,是百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信心恢复也需要时间,百度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增长,向市场证明其发展潜力和价值。

总体而言,百度智能云未来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百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应对挑战,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战略布局,那么百度智能云有望在未来重获市场信心,实现更好的发展,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结语:变革中的抉择与机遇

百度智能云在云计算的赛道上,既怀揣着亮眼的数据增长,又面临着市场信心不足的困境。行业竞争的加剧、业务结构的隐忧以及战略调整的疑虑,如同三座大山,横亘在其前行的道路上。但百度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业务协同等方面发力,试图打破僵局。

未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市场的广阔前景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其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应用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然而,挑战依然严峻,市场的不确定性、竞争对手的压力都需要百度去一一克服。百度智能云能否在这场变革中突出重围,重获市场信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