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视角相关的名词主要有“视域”,作为普通大众或学术外行常常混用、张冠李戴。这点无可厚非,也不可吹毛求疵,毕竟这也是一种异中求同、日常交流的做法。此外,名词(也可称之“语词”)不是概念,在外形符号上来看,名词与概念、范畴,都是用同样的文字符号表示,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但一个经过严格现代学术训练的研究生或学术工作者来说,若不能对相似的概念持续反思、指正辨明,往往就失去了追求严谨的学术精神,成为“泯然众人”。因为概念的一字之差,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若比较“视角”与“视域”的差别并进行界定,一个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排同探异”。两者的同是“视”,表明观看、观察的动作,也可引申为思考、分析,自当排除比较。两者的异是“角”和“域”,这即比较“视角”与“视域”概念的关键。角也就是角度,域也就是领域。概念界定应秉持的方法和价值,一定要有“顾名思义”的直观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概念,必然可以从名词的称谓中有所体现,不会让人误解,“顾名思义”的好处至少是减少外行的学习成本,进而有效推广。另一个概念界定的标准是“求同存异”,不要为了创新而生造新词。
那么视角,也就是“看的角度”,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自然不同,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仅仅就是“横”与“侧”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就是“看法”,看法既可以表明字面上的“看的方法”,亦是一种这种看的方法形成的观点,如请问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本质就是寻求你的观点、态度,而不是问你看的)。也就是说,视角更关注角度,而角度这个意味就很丰富,它表明一种方向,如横、竖、上、下、左、右等自然空间具象,也有善、恶、好、坏、美、丑等人文心理抽象。角度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往往由人主观决定其程度如何,如对人的宏观分析,可以包括家庭、人群、人类等;对人的微观分析,可以包括个体、器官、细胞等。
那么视域,也就是“看的领域”,虽然空间大小往往与角度有关,但却是一个人为限定和控制的范围。至于这种空间的具体大小,则需要有边界意识。不管是刻意的化界(如小数点保留2位、国家边界等),还是自然的边界(如细胞膜、皮肤、大气层等),一个事物的真正存在,成为一个客观可以分析的研究对象,必然要有边界,边界是一种自然或人为的限定。因此视域包含边界限定,也只有包含边界的限定,视域才可能是一个科学概念,否则就会陷入玄学、陷入空谈。综上,视域就是视角所能决定的空间范围,由视角和边界共同决定。
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视角,箭头代表无限性(可以不断延伸),实线代表边界。同时这个图也体现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域。主体的视角常常带有价值属性、感情色彩,对同一个客体的看法也就是观点、评价自然疏异很大。而如果没有边界意识,就根本无法形成视域,其讨论、交流就根本不会深入,进而没有意义。由此,学术研究一定是在一定视域下,多元主体对同一客体或客体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度挖掘。
由视角、视域决定的客体,及其所反映的特征、属性,我称之为“视象”,限于篇幅,以后再丰富这个概念吧。
与做研究的实践相联系,那么“教育生态视角下的校外培训机构”其意义就是研究者带着“教育生态”的眼睛(国内教育生态学的学者吴康宁,称之为“学科之眼”,我也取类同的隐喻),来分析校外培训机构。这个“眼睛”所见的效果,则由“眼睛”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也就是教育生态理论、方法、理念本身所具备的知识,这种知识可通过文献阅读结合自我感悟的方式获得。在边界,也就是某一论文的字数等客观限制和主观意愿要求下,构成的视域,就是研究者和读者具体探讨的范围。如“教育生态视域下的校外培训机构”,就反映了这个校外培训机构的讨论范围,一般在行文中有所具体体现,但大多数很少有研究者刻意说明这种研究范围,也或者很多研究者也没有仔细分析视角与视域的差别,不过这亦是一种研究的创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