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监沅县、索县、汉寿县、吴寿县、沅南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黔中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贞军、永顺军、武顺军、武平军、鼎州、常德军、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署、常德市等县以上行政机构。
秦始皇年间(前221~210年),分天下为36郡,常德属黔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为置县之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临沅县东分置索县。
西汉初,临沅、索县两县境域,东、南抵长沙国益阳县(今益阳、桃江、安化),西接零阳县(今慈利、石门、澧县、临澧等地),西南毗邻沅陵县,北括洞庭湖抵孱陵县(今湖北公安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等地)。此后,境域渐次缩小。
新莽元年(公元9年),临沅县改称监沅县。
东汉建武六年(30年),监沅县复称临沅县。
建武二十六年(50年),在临沅县南分置沅南县。
阳嘉三年(134年),索县改称汉寿县。
吴赤乌十一年(248年),改汉寿县为吴寿县。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吴寿县复称汉寿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此为武陵名县之始。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裁县留府,县境由常德府直辖。
民国2年(1913年)十月裁府复县,原武陵县改称常德县。常德县名自此而始。县境隶属湖南省武陵道管辖。
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1988)18号函精神,颁发湘政函(1988)22号文件,将常德县改称常德市鼎城区。同年6月9日,常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常德县改为常德市鼎城区后国家机关更名的决议》。县改区到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