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常识 >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意思(自强是对先辈一种最好的纪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15:17:35    

每当清明节来临之前,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自己已故的亲人或先辈英烈。

我总觉得斯人已去,唯一最值得纪念的是自强、传承、发扬与光大。

这应该是活着的人对已故亲人最好的一种感恩方式与慰藉。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让我理解那伟大诗人杜甫这诗中所表达的含义是:“死去的人,已经不在了,我们对她的思念不会停止,一直都在,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当下,这才让逝去的亲人得以安息。”

如果地下真的有灵,天堂真的有魂,那么,我觉得让先辈得到慰藉的一定是我们活着的人要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内涵,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

事实是父母或长辈在世时,唯一对晚辈的心愿是条件好了,快快成熟起来,小时候要认真读书,青少年时应该认真读好书、掌握好知识与技艺,等学校毕业后踏上社会后一定要好好工作,干出一番事业与成绩来,成家后要对家庭负责,勇毅前行,要尽可能努力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俗话说,“三十而立”立家、立业、立性。是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最大的心愿与期盼。

我母亲出生在一穷二白的旧社会,生长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闭塞农村,锄地、插秧、割稻等农活全部手工操作,重活、累活、脏活十分原始,不像现在全部机械化操作。母亲活着时生活艰辛又清贫,等到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全部成家时还很清苦,并时常穿补丁衣裳,然而,一九七八年起集体土地转私有化承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靠党的好政策逐渐过上了安稳富裕起来的好日子时,而母亲却没来得及享上多少日子清福,就一病不起,至今离我们而去已整整20年。

每当想起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没来得及报答时,总是让我们小辈悔恨交加。

我想,如果我们做晚辈的真正懂得孝心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努力与感恩。每年清明节前到安息堂看望妈妈一次,与妈妈会个面,送上几个热菜,烧上一些纸钱,让她在地下有灵,得到安心,然后我们一身正气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母亲知道了一定在地下会含笑九泉。

前天上午,90岁尚健在的老父亲又带领我们儿孙代表6人前往平望安息堂祭拜母亲,父亲却在母亲遗像的牌位前自言自语,活着没有让你老伴享上清福,但今天我们儿孙满堂,且都活得健康充实,请你放心!老父还对着母亲遗像说,只要自己还健在,每年都会带孩子来看望你,父亲深情的脸上挂着两滴无奈的泪水,然后迅即掉头背向母亲遗像向我们嘱咐:“清明要明,明,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祈求,这也是生命需要的状态,更是所有人向往生活的祈求。”父亲再次深情表白:“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要团结、自强不息,团结向上,你们活好了,你们妈妈一定会知道的,你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做人一定要留有余地。”

我理解父亲言语中的“余地”之意,用当前直白的话表达,即“余地”就是“留白”,“留白”在人生中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意义。凡事不能走极端,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这是人生的“留白”。俗话说做人要厚道,这厚道也是人生处世的“留白”。留白产生空间,要为别人留下空间,也要为自己留下可以伸展的空间。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誓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说的也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昨天上午,我与妻子又去了岳父岳母的坟上,风特别大,在祭拜岳父岳母时想点上的蜡烛怎么也不容易,我索性起身小跑到坟外几百米远的小商店,买上几盒火柴及几个新的打火机。当新买的点火器还未到场,真是心有灵验天照应,天突然开朗了,风突然止了,蜡烛点亮了,妻子排出了四碟菜,一碗饭,一瓶酒,哭了一场,化过纸与衣服,呆呆地站在坟前立着,内心却在嘀咕:“今日是清明,你们俩的孩儿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孩儿的声音父母最爱听,为何不答应?俩老的孩儿小辈时今都过得越来越好,请放心。”妻子的话真是感人至极,催人泪下。

我曾记得岳母当初曾对自己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刚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时告诫自己的儿子说:“一定要把工作放第一,把事业业绩放第一,一定要放弃以权谋势、权来礼往不正确的幻想,身边没进婚房,先进牢房的事例也不少。”

岳母非常聪明能干,虽然大字不识一扁担,但做人及处世哲学却懂得不少,她的话字字值千斤,词词为铿锵,至今让我们难忘并受益匪浅。

清明不远,近在眼前,“犹及清明可到家”,有多少人能够如愿?愿天下人思念永远,一代胜一代,代代相传,万家灯火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