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当来大陆投资失利的魏应行,在绿皮火车上吃自带的方便面时。
日本的方便面已经风靡了世界,中国大陆的方便面的国家标准才不过出台了3年。
魏应行出生于我国台湾省,家里本来是生产蓖麻油的,后来因为生意做得不错,他家就积累了不少的原始资金。
1988年,两岸的关系开始融洽,回乡祭祖的魏氏一家,深感祖国的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就开始陆续来大陆进行投资,不过因为方向没找对,所以魏氏家族一直没能得偿所愿。
魏应行当时吃的方便面,不是大陆所产,在冲泡时要稍微有一点优势,当他在火车上发现这个问题时,就萌生出了一个在大陆制售方便面的想法。
不过他当时只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小,当时魏家的掌舵人是他大哥魏应州,一开始魏应行还担心大哥会恪守“不熟不做”的商业惯例,但是没想到魏应州却非常赞同他的这个主意。
不过魏应州却不打算直接把台湾省的方便面直接照搬到大陆,因为他们在大陆投资已经连续三年失利,在这其中他虽然没能挣到钱,却学会了一句话: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既然想在大陆做生意,尤其是是食品,那么就必须要迎合祖国民众的口味,为此他带着其余三兄弟就开始验证配方,在进行了上万次试验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摸到了门槛,于是以红烧牛肉味为主打的方便面就开始正式投产。
他们的小心是正确的,如果当年他们把台湾省最受欢迎的海鲜味方便面,或者日本原始的鸡汁拉面作为踏入大陆方便面行业的敲门砖,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再次失败。
除了口味之外,魏家的方便面还做了很多在后来影响深远的调整,比如第一次增加了酱料包,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市面上的方便面再食用的时候也不方便,于是又增加了纸质的碗和一把小叉子。
为了让方便面更容易被记住,他们给方便面起的名字叫——康师傅。
当时康师傅方面的售价也很有讲究,第一包康师傅的售价是1.98元(有个不到2元的心理暗示),这个价格比大陆流行的方便面要贵一些(当时普遍的售价是几毛钱),又比进口的方便面便宜很多(进口的最贵能卖到10元钱)。
这些还不算完,在台湾省常年做生意的魏氏兄弟,深知广告的作用,于是豪掷了千万为康师傅做广告,而在后世论秒卖的央视广告,在当年才不过只要数百元。
虽然当时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如此到位,但是他们在面临没有当场给订单的经销商时,还是忐忑不安。
不过好消息很快就来了,先是不断涌来的订单,然后是排成长龙的车队,接着就是幸福的烦恼,产能竟然跟不上销量了。
于是1992年8月才开始投入的第一条生产线,第二年的年初,就增加到了两条,第三年,300人的生产团队,直接增加到3000,生产线也直接成了两位数。4年之后,康师傅的战略布局已经实质性地达到了全国。
后人在研究当年康师傅为什么会畅销时,给出的答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魏氏兄弟的工作做得确实到位,这让康师傅这个品牌的方便面无论是品质还是卖点,都很有竞争力,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大陆,方面生产企业基本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一股合力。
但在主流观点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二亿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种方便的生产线就大约有1500多条。
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康师傅当年就是做出花来,也不可能完成最初的飞跃式发展,仅1992年的四个月时间,大陆就为康师傅提供了360万美元的收入。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现金流,康师傅的后续扩张才能非常顺利。
在康师傅为魏氏赢得了“第一桶金”之后,魏氏在1996年就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当时他们收购了一家叫德客士的快餐店,当时这家开在成都的快餐店才刚刚开业两年,魏氏收购它之后,给它换了个新名字——德克士,现在这家店归当年那个想起了做方便生意的魏应行管理,截止2021年德克士的门店已经达到了3000家,魏氏对它的期望,是在2030年达到5位数。
台湾省的第二大食品公司叫味全,在当地有“南统一、北味全”之称,这家食品行业的巨无霸,在1998年成了魏氏旗下的企业,掌管他的,是魏氏四兄弟中的老三魏应允。
台湾省的101大楼,是台湾省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它除了高大醒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商业价值,它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占地30000多平米,建筑面积更是近40万平米,而它最大的股东,就是魏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二的魏应交。
康师傅成就了魏氏四兄弟的商业霸图,但今天的魏氏四兄弟,却不再只有康师傅这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