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阳日报】
日前,德阳市人民医院成功为两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标志着继传统治疗、单抗药物治疗之后,我市医疗机构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上又作出了新探索。
据了解,此次接受手术的两名老年患者均确诊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长期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功能减退、言语混乱,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并且二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经过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心身医学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通过多科会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分别制定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个性化手术方案。3月23日,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叶锋博士、副主任医师杨与敏为两位患者分别实施手术。4月初,经术后观察各方面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后,两名患者顺利出院,目前医生正密切跟进、观察其康复进程。
叶锋博士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也是一种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和“最没尊严的绝症”的疾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异常堆积,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它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无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单抗治疗价格又较为昂贵。而“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从病理机制入手,通过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的吻合通道,改善脑脊液淋巴引流,降低颅内压力,促进致病蛋白排出,从而延缓病情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患者提供了手术干预的可能。
负责患者术前和术后管理的该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蓝倩表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最新尝试,目前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其疗效和适用范围仍需进一步验证。而且术前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心理学评估等在内的全面评估,只有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才可以安排手术。另外,阿尔茨海默病术后认知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组织修复与功能恢复需遵循生理规律。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平台期”,需通过精细化康复训练方案实现神经细胞功能重塑、认知改善的目的。
德阳传媒记者 | 张嵘 编辑 | 王珊珊 责编 | 周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