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李斌、王永晨、吕若汐)今年以来,邢台市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短板问题精准施策,制定《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1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为破解产业升级难题开出系统性“药方”。
这15项举措包括一方案(一群一方案),两抓(抓质量提升、抓科技创新),两快(加快共享模式、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两强(强龙头企业、强链条协作协同),七赋能(金融、职教、园中园、招商引资、协会商会、企业家队伍、产品名片),一保障(持续优化服务体系)。
“我们聚焦破解特色产业集群存在的小、散、低问题,立足全市各个集群特点和需求,坚持一群一策、一企一策,全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质量、规模双提升,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邢台样板。”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一季度调度会议上,邢台市委书记杨猛表示。
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基础雄厚、特色鲜明,在全省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去年44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122亿元,同比增长9.49%。今年,该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全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突出质量提升。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向中小工业企业延伸,年内实现宁晋线缆、隆尧食品、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电动玩具、临西轴承、沙河玻璃、清河南宫羊绒集群中小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尚未建设制造检验检测机构的3个集群年内全部建成,支持平乡自行车零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争创国家级中心。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支持引导企业新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总量15项以上。
突出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和技术瓶颈,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10项以上。推动省重点集群实现省级创新平台全覆盖,逐步扩大科技特派团集群覆盖面。抢抓“两新”政策机遇,瞄准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推动集群企业设备更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特色产业集群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强度达到1.7%,“领跑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强度达到3.5%。推进工业设计进集群,创建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6家。
突出共享智造。积极推进共享模式,每个省重点产业集群至少培育1个辐射带动强的共享工厂(车间)或平台。探索“国企+”“协会+”“龙头+”等原材料集采合作模式,延伸发展快递仓储集中管理、产品检验检测、数据存储分析等服务能力共享,逐步提升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服务效率。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争取年内搭建1至2家产业集群行业级或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集群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共享,培育2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突出要素保障。引导建立小微企业联盟,推动企业间、集群间、产业链生态间的交流协作。组织更多集群参与河北省“集群合作伙伴”计划,探索建立本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降低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成本。“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上市融资,开发“羊绒贷”“轴承贷”等更多集群专属综合金融产品。组织中高职院校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建设教育实训基地,重点建设1至2个骨干特色专业,联合培养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在年内为有需求的企业培训员工1万人左右。
突出高位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集群书记”“集群县长”,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加强包联帮扶,常态化开展“问计于企”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沟通对接,边干边解决问题,边干边调整完善方案、措施。主动对标先进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强措施,提升服务集群能力水平。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