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南大光电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52亿元,同比增长3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增长28.15%;扣非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53.19%。尽管业绩表现亮眼,但公司毛利率的下降和部分业务的转型压力仍值得关注。
业绩增长背后的隐忧
南大光电在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尤其是扣非净利润的增幅高达53.19%,显示出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强劲表现。然而,尽管整体业绩向好,公司的毛利率却出现了明显下降。2024年,公司毛利润为9.68亿元,毛利率为41.16%,较2023年的43.15%有所下滑。这一趋势在电子特气板块尤为明显,报告期内该板块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尽管销量和销售额实现了双增长,但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此外,公司在MO源业务上也面临挑战。传统LED市场的不景气迫使公司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多元化,虽然通过定制化服务开拓了高端应用领域,但转型的成效仍需时间验证。MO源业务的毛利率和市场份额能否在短期内恢复,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关键产品竞争力提升,但市场压力不减
南大光电在2024年持续推进关键产品的竞争力建设,尤其是在先进前驱体、电子特气和光刻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先进前驱体板块的“五朵金花”产品持续放量,近10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氢类特气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磷烷混气销量倍增,ARC产品在国产IC应用端占据先发优势。
然而,尽管公司在关键产品上取得了进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电子特气板块,三氟化氮产品虽然通过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积极抢占市场,但毛利率的下降表明公司在价格竞争中的压力较大。光刻胶板块虽然实现了ArF光刻胶的销售突破,但整体收入规模仍较小,产业化进程仍需加速。
资本运作与管理变革并行
南大光电在2024年通过资本运作和管理变革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公司成功完成了“南电转债”的转股工作,转股率接近100%,将9亿元债务转化为资本,每年节约了4000万元的财务成本,有效优化了资本结构。此外,公司还通过收购乌兰察布南大4.8833%的股权,进一步增强了在电子特气领域的控制力。
在管理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依法合规经营和内部治理,完善了内控合规体系,特别是在销售、采购和品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还通过事业合伙人机制建设,激励核心团队和创业者,进一步绑定了战略利益,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南大光电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但毛利率的下降和部分业务的转型压力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是公司管理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