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挖了4根笋,太有成就感了!”“周末挤出时间参加研学,感觉比课本知识有趣多了!”“原来这就是林岳吊丝丹,爽甜脆嫩,我日后要多多推广家乡特产!”……学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4月19日,百万学子游南海品牌研学活动之“行走的课堂”桂城研学游走进南海桂城林岳社区,来自桂江小学、桂园小学、灯湖三小等学校的多组亲子家庭共赴一场“竹”够有趣的研学活动,深化乡情教育。
挖笋品笋
亲历吊丝丹“上桌历险记”
当日上午9时许,天虽然下起毛毛细雨,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好奇探索欲,大家手持铁锹铁铲,走进林岳一片35亩的吊丝丹笋种植地中,“火眼金睛”寻找着“目标对象”,精准下铲、辛勤挖掘……
“我们每一堆竹都留有一棵旧竹、一棵新竹,大家首先要学会区分,然后挖‘旧笋’即可体验到挖掘的乐趣,也不影响新笋的生长,可以更好保护竹苗。”竹林负责人广叔介绍,当前正值林岳吊丝丹当年新笋初生时候,而他的竹林正好在餐厅旁,大家挖掘后还可以学习竹笋的剥壳、去皮、焯水等烹制处理工序,“全流程”了解吊丝丹竹笋是如何从种植地一步步“走上”餐桌,成为美味大餐的。
冰镇白灼笋、奶酪笋、笋衣炒花肉、笋粒蒸肉饼……中午亲子家庭们还品尝了极具林岳特色的笋宴。“太好吃了,百闻不如一尝,‘笋中之王’名副其实。”亲子家庭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并饱餐一顿。
学竹用竹
跨学科研学课堂丰富有趣
为了让研学更有趣,成为真正“行走的课堂”,南海桂城融媒团队策划了融合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知识的“竹”够有趣研学课,通过竹子科普、竹篾编织、竹节人对决等有趣环节,逐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学会了竹子定律,竹子在生长前4年仅生长约3厘米,但从第5年开始却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原因正是前4年的坚持扎根,为后续爆发积累能量。这也启示我学习要坚持,耐得住寂寞和痛苦,未来终有突破自我,实现梦想的时机。”学生关雨果说,经过一日的学习,收获满满。
“我最喜欢编小船和竹节人对决的环节,知道了竹子可以做出各种各样东西,是非常实用且环保的可再生材料,应用前景也很广。”学生黄雨白在分享研学收获时滔滔不绝,还在多次竹节人对决中“守擂成功”,开心溢于言表。
只有对故乡故土了解得更真切,对脚下土地才能爱得更深沉。百万学子游南海研学活动旨在让孩子认识、了解、爱上南海,从娃娃抓起上好“乡情教育课”。
接下来,桂城研学活动还将继续开展林岳吊丝丹笋挖掘品尝、叠滘龙船漂移体验、人工智能总部企业游等线路,并跨镇街联动开展摘蓝莓、纺织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文/南海融媒记者 邹韵斯
图/南海融媒记者 邹韵斯 陈锦雄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陈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