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地协作新成果,莞揭农场项目走进南方报业直播间 | 展会动态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1:14:00    

“东莞和揭阳有很强的互补性,一个是制造业名城,一个是农业大市,双方能碰撞出很好的火花。”4月19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主任、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栾鑫博士,做客南方+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大咖直播间,分享莞揭农业碰撞出的新火花——莞揭农场项目模式。

“莞揭农场”是由东莞市-揭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省农科院揭阳分院与揭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打造新型农业科研项目。项目围绕“1+1+N”模式(1个集中培育展示平台、1个农业科研种植平台和5个以上县(市、区)层面的示范基地),以莞揭两市农业发展为基础,合力打造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为核心的农业科研展示平台。

围绕科技强农,制造业名城与农业大市强强联合,推出一批岭南特色的农业新品种,在国字号舞台大放异彩。

适合做煲仔饭的丝苗米

栾鑫博士给直播间带来了农场培育的特色产品——19香丝苗米,该品种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米粒纤细,晶莹剔透,粒粒分明。栾鑫介绍,这款丝苗米煮出来的饭软硬适中,不容易爆裂,是广东煲仔饭的常用米种。

包括19香丝苗米在内,莞揭农场引进示范了一批覆盖两地农业资源的粮食、水果新品种。有莉香占、南晶香占、粤禾丝苗、青香优19香等丝苗米新品种,揭薯16、普薯32号番薯、粤甜系列甜玉米等有机粮食,还有冰荔、观音绿、岭丰糯等东莞优质荔枝,东蕉1号、华莞矮香蕉、粉杂1号(苹果粉)、“不死苗”粉蕉、佳丽等省农科院和东莞优质香蕉,和桑葚、钦蜜九号百香果等水果。

丰富的产品来源于莞揭农场开拓的农业新模式。栾鑫介绍,农场汇聚两地乃至广东省的多方科技力量,项目突出现代农业专业化特点,通过专家指导、培训学习、示范观摩等多种举措,培养出一批专业性强的新型农业从业人员。通过辐射带动广大种植户转型现代化农业生产,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实现合作共赢。

莞揭对口帮扶用心用情

栾鑫投身揭阳分院建设和科技帮助工作已有三年,在帮扶过程中见证了揭阳农业的创产增收。栾鑫说:“东莞-揭阳对口帮扶完美诠释了先富带后富,共奔致富路的共同富裕理念,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词形容,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用心用情”。

莞揭指挥部进驻揭阳以来,以“联农带农”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贸易富农、文旅兴农”三大工程,助推揭阳农文旅高质量发展,促进莞揭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走深走实。

在帮扶过程中,两地不断总结经验,莞揭农场即是东莞、揭阳两地协作过程中探索总结出的一项有成效、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帮扶模式。

东莞市常住人口超千万,正全力打造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是世界制造业名城和新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巨大。揭阳市积极建设农业大市,至2024年底,全市已创建揭东竹笋、炒茶、油茶,揭西茶叶、生猪、苦笋、蔬菜,普宁青梅、稻蔬,惠来凤梨、家禽、鲍鱼12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示范带动揭东蛋鸡,普宁蕉柑、青榄、油甘、蛋鸡,揭西南药、橄榄、番薯、水稻,惠来南药、荔枝11条县级农业产业链。

莞揭农场围绕两地核心资源,开展飞地模式探索,通过订单式种植等方式开拓东莞巨大的消费市场,实现莞揭深度合作。同时联合打造莞揭协作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实现产品溢价反哺种植农户,实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栾鑫说:“未来广东省农科院揭阳分院将进一步与莞揭指挥部、东莞农科中心和揭阳农科所加强合作,推动莞揭农场项目做大做强,让莞揭农场惠及更多的农业从业者。”

统筹:戴双城 施美

采写:南方+记者 张帆 章倩倩 谢麦诗

摄影:林海金

【作者】 张帆;章倩倩;谢麦诗;林海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