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常识 >

开花梨是什么(“开花梨、铁处女、阉割刑”八种古欧洲的酷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0 10:34:38    

“开花梨、铁处女、阉割刑”,8种古欧洲的酷刑,有多丧心病狂?说起中世纪欧洲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比如开花梨、铁处女、阉割刑等等,光是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当年那些酷刑不仅程序残忍,而且还有着相当变态的设计理念,让人怀疑创造者们脑子是不是有疾。不过你可曾细想过,这些看似无比残暴的刑罚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呢?

提到酷刑,大家脑海里应该首先浮现的就是中世纪那个动荡混乱的时期了。在宗教与理性思维的碰撞下,加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专制权力,酷刑自然就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工具。

首当其冲的就是名声赫赫的"开花梨",这玩意从名字听起来还蛮温馨的,可实际操作过程就完全不是人过的了。根据史料记载,开花梨在未打开时呈梨花状,然后将其塞入受刑人的口、肛、阴部位,再慢慢旋转张开,给里三层外三层都撕裂开来。而被判处此刑的往往是教会异己、同性恋者和被认作是女巫的可怜女性。

想想就觉得挺可怕的吧?其实光从这个刑具的设计构思来看,就已经透露出一股子"病态"的气息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态人物,才能想出如此拷打私密部位,而且效果还如此致命的刑具呢?真令人不寒而栗!

再看看让人闻风丧胆的"铁处女",它的外表就像个普普通通的柜子,可一旦打开就露出了狰狞的一面。整个柜子里全是锋利的尖钉,把犯人活生生钉在上面,痛苦万分又无法脱身,最后只能在流血过多而慢慢死去。当年欧洲的制造者们也是拼了命的为这种酷刑做了各种设计优化,比如调整钉子的角度、密度等等,就是为了将折磨效果发挥到极致。

从这两种酷刑就能看出,当年的欧洲人对于"变态杀人"这方面的造诣是很高的,完全是行家里手啊!再看看"碎头机"和"轮刑"这两种,听名字就感觉要命得很。前者是把人的下颚压在木条上,然后用螺丝一点点碾压至脑袋破裂;后者则是把人四肢大字型绑在地上,用重物将关节处的骨头全部打断,最后将这enc一节节的身体绑在轮子上示众。实在是太disturbance(骇人听闻)了!

想象一下当年被绑在那里,脑袋被一点点碾压扁平、四肢骨骼噼啪作响的惨状,估计疼痛程度就算是最铁血的大老爷们,都得被生生折磨哭出来吧。

除了肉体上的折磨,精神层面的摧残也是当年酷刑的一大"亮点"。比如"阉割刑"和"邪教尖叉"等,就是对受刑者心理的深重打击。前者顾名思义,就是把人阉了,在当时还被当成一种对付"性变态分子"的方式;后者则是在受刑人脖颈和胸口各顶一根带刺的金属棒,逼他长时间昂首以避免戳伤皮肉,最后不堪重压只能认罪服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摧残"甚至比"肉体损害"更让人难以接受。毕竟阉人和搞这种"心理凌虐"的手段,真是把整件事情带上了一些怪异的味道。不过在当年人们的眼里,恐怕正是这种又奇怪又变态的做法,才最容易让人崩溃并招供吧。

话说回来,看完这些酷刑介绍,你应该对中世纪欧洲人的幽默感有了新的认识了。当年的他们设计出了这些令人发指的酷刑,但背后的确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原因。

比如说,教会与异端组织的斗争就是导致酷刑盛行的主因之一。在宗教至上的年代,如果有人公开持异议或散布非主流说法,就会被视为大不敬,从而遭受严惩。这么看来,开花梨之所以被用来拷问异教徒,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维护等级制度也是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统治阶级用酷刑镇压下层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通过惩戒逾矩者如娼妓等,以彰显自身的道德权威。在没有现代法治概念的年代里,暴力正是维系等级体系的一种方式。

最后,当然也有纯属个人嗜好的一面了。那个年代的欧洲人,有些显然就对"虐杀"这种行为上了瘾,所以才会不断创造出新奇酷刑来尽情施展。某种层面上说,这甚至是一种嗜虐心理在作祟。

这些看似"丧心病狂"的酷刑,也不过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而已。就像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一样,每个阶段都会留下一些硬币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