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回答最为充分
有关货币的起源问题是整个货币理论的基础,如何科学回答此问题是把握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重点所在。尽管在思想史上有诸多的思想学家运用相关的理论将货币产生归结为以物易物中的诸多不方便,但是没有能够从国家政治、社会分工乃至个人意志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则是将商品占有者的交换困境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两个线索进行考察,从而解释了货币起源问题。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认为,货币产生的过程就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不断进行排斥和分离的过程,最终产生了货币
在以物易物的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商品,市井实现了从使用价值向价值的部分转化,因此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分离。此时代表简单价值形式的等价物商品代表的是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价值此时还没有相对自由的形态,仍然是和使用价值结合在一起的。
从这个角度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但是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开始通过一系列与之不同的商品使用价值体现,此时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开始实现了分离,直到完全排斥。由此,一般等价物成为了价值的唯一代表,其他商品则仅仅表现为使用价值。
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等价物的商品开始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最终固定在稀有金属如金、银之上。至此,商品价值获得了唯一的和固定的代表,一般价值形式开始转变为货币形式,货币由此产生。
2.马克思认为货币产生的过程是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从不充分、不固定到充分、固定的过程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商品的相对价值和等价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的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相互排斥和对立。由此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便需要标明自己价值的方面,但是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则需要标明其他商品价值的方面,两者之间发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因此简单价值形式中,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关系是不充分的,也是不稳定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扩大价值形式中,不管是出于相对价值形式或者等价形式,两者的关系都趋于固定和稳定状态。
从此角度分析,抛开地域之间的差别,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关系,不仅表现为单个的商品之上,而且表现为商品世界总体的确定。所以,在货币的产生过程中,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开始消失,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关系达到了稳定和充分的状态。
3.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产生过程是人类抽象或一般劳动的表现形式从不固定转变为固定的过程
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抽样或者一般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的一般或者抽样劳动的具体呈现。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尽管这些劳动的表现得到了体现,但是体现是不充分的,在量的表达上是偶然的。
但是在总体的价值形式中,从商品世界的总体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类的一般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共同性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到以物易物的每一次交换来看,这种人类的抽象或一般劳动又是不充分的。
只有当一种商品可以充当表现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换句话说,只有当货币产生之后,才能够克服这种不充分的情况,在商品世界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用以衡量和表达人类的一般或者抽象劳动的价值,于是货币便有了相应的社会职能。
概而言之,货币的产生包括三个过程:
其一,货币产生的过程商品交换的过程,也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彼此不断排斥和分离的过程;
其二,货币产生的过程是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对立关系从不充分到充分、从不固定到固定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三,货币产生的过程是人类抽象或一般劳动的表现形式从不充分到充分、从不固定到固定不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