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小就看着大人每年过年时贴“福”字,但从没多想过,只觉得就是这样的习俗。
直到后来看《朱元璋》,在书中才看到了这段“福字倒贴”的来历。
朱元璋登基不久,一年春节来民间微服私访,在一条街上看到很人多围着在猜灯谜。其中一幅上画着个大脚妇女骑着马,怀里抱着个西瓜,朱元璋立马想到是“淮西马氏”。
他认为这就是在嘲笑他贫困时娶的糟糠之妻大脚马皇后,他没想到在京城天子脚下居然有人如此大胆!就收拾这个找死的家伙。
但当时没有门牌号码,不好辨认,于是朱元璋灵机一动,将这家店铺大门上挂着的“福”字斗方随手一转,让“福”字头朝下,作为暗记准备杀人。
回宫后,马皇后看出朱元璋的不开心,一问才知是因为自己,但她不改贫时善良,想让大家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就悄悄派人把那条街上人家的“福”字全部倒着挂。
等第二天官兵来找标记抓人时,一条街全部“福”字倒挂,不知道该抓哪家了,最后也就作罢了。
善良的马皇后,巧用“福”字倒挂的计谋救了这户人家,佳话就这样传开了,过年倒贴“福”字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除了这个说法外,京妈还看到另外一种“福”字倒贴的来历。
和清代恭亲王有关,春节前,恭亲王府大门贴“福”字,被一个不识字的家奴给贴倒了。
恭亲王下朝回府,看到王府前围了一群人,指手画脚的像在议论着什么。他再一看原来是大门一对 “福”字贴的头朝下了。
生气的恭亲王小跑回家,叫来管家说,要给贴福的奴才重打四十大板。
大管家害怕王爷追责,一机灵便现编了一个故事:“奴才自小就听说,凡是寿高福大造化深的人家,‘福’字都应该倒着贴,这样福寿就会源源不断的来。咱们这样贴为了大吉,想讨个好兆头,还没有来得及向您禀报。”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恭亲王,听到管家这样解释,怒消气平,说:“有道理。下去吧!”
不过,这些都是关于倒着贴“福”的传说故事,不管哪个,都是为了取美好寓意,也是一种文化习俗的传承。如果孩子问起,可以把这些故事都讲给孩子听。
京妈从网上查了查,发现这些地方的福要倒贴:
水缸、簸箕、水桶,因为用的时候要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免将福气倒走,“福”字要倒贴。
屋内柜子上,因为要存放东西,倒贴表示福气会来到家里。
家中发生不幸,比如有人亡故或发生火灾、车祸等,可以倒着贴福,希望转运。
屋内的“福”字,适合倒着贴,寓意把福气倒入家里,关在家里,全家人都福气满满。
这种情况贴福要正着贴:
大门上的“福”字,寓意开门迎福,吉祥临门,正着贴是让“福气”迎门而入,倒着贴会让福气跑去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