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常识 >

爱卿是什么意思(素书——上尊下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5 09:49:57    

原文:“好众辱人者殃。”

好:喜欢、喜爱。是对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表述。而在这里是指特殊的、不良的、习惯性的行为。

众:多。例句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这里是指屡次、经常的意思,并非是指“众人”或者是“大庭广众”。

辱:侮辱、羞辱、凌辱。例句有:“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首先不侮辱先祖,然后才是保护自身不受到侮辱。

“辱”在这里是惩罚的意思。

“殃”有两种解释:一是“灾”,例句有:“殃将至矣。”(《左传·闵公二年》)二是“害”,例句有:“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成语有“祸国殃民”。

“好众辱人者殃”的意思是:身居上位的国君大臣,对犯有错误的属下和百姓要以教育为主,做到以理服人,以法管人。如果游离于法律之外,以言代法,依权代法,践踏法律,经常而又随心所欲地惩罚下属和百姓,这就是一种殃民的行为。

三国时的刘备,留给后人的形象历来是一位性格温良、宽厚、仁慈的君主,而实际上并不尽然。在“上尊下卑”“君君臣臣”的封建统治时期,刘备也不能脱俗,当他入主西川,建立蜀汉政权之后,那种无视国法,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另一面就暴露出来。

刘备入蜀之前,蒋琬只是一个州衙里的小吏。刘备入蜀后,让他做了广都县令,由于他勤于政务,办事公正,深受老百姓的拥戴,同时也引起了诸葛亮的关注。

可是,有一次刘备有事到了广都县,蒋琬却因为酒醉没有出来迎接,这使得刘备非常生气,当场就罢了他的官,并且判处了他的死罪。幸亏诸葛亮为蒋琬说情,他对刘备说:“蒋琬平时办事十分谨慎,工作也很勤奋,办事也很公正,并且此人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只要稍加教导,将来肯定是治理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刘备怒气未消,说道:“可是,他如此目无尊长,又怎么能治理百姓呢?”诸葛亮说:“这一次,只不过是他偶然的过失罢了,再说,蒋琬一贯是以安定百姓为本的,不善于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你不能因为眼前这一次小事而把他判处死罪啊!”

刘备见诸葛亮亲自来为蒋琬求情,而且理由也很充分,就收回了成命,免了蒋琬的死罪。后来蒋琬经过自己的奋斗,并在诸葛亮的提携之下,官至尚书郎,代理丞相、大将军,为蜀汉政权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无完人。通俗地讲,治理国家就是治理人。治理人靠什么?靠法律,依法治人。刘备入蜀之后,一改往日的温良恭谦,只因地方官员没有出门迎接这种小过失,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以大欺小,以上压下,以言代法,目无王法,不要经过任何法律程序,说罢官就罢官,说杀头就杀头。长此久远,这天下还能太平?皇权还能巩固?百姓还能安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里有一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的是张咏担任崇阳县令时,有一天,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在头巾中私藏了一枚铜钱,企图夹带出库,于是下令对这名小吏行使杖刑。小吏不服气,说道:“一枚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竟然打我?你可以打我,却不能杀我!”张咏听了,十分恼火,提笔写了几句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写完后手起剑落,小吏一命呜呼!

“一钱斩吏”所以被后人津津乐道,主要原因是许多人都认为张咏执法如山,惩腐肃贪,是个大英雄。其实张咏的行为严重践踏了法律,违背了法治精神。

小吏贪污一个铜钱,依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张咏却做了一个主观上的假设,拟定了“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的虚构罪状,没有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就判处小吏死刑。这种完全架空法律,独断专行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可怕的。这表明,身为政府官员的张咏,具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在这种特权面前,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刘备、张咏的“辱人”行为,只不过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个案,虽然说不上一个“众”字,但也显见这个个案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旦他们也像张飞那样“好众辱人”,那“殃”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好众辱人”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身居上位的人对属下不尊重,经常在重要场合,或者大庭广众之下羞辱他们,使他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心生怨恨。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曾出现不少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皇帝,他们为了寻求开心取乐,或发泄怨气,想方设法随意侮辱朝中大臣,为王朝倾覆埋下了祸根。

例如汉灵帝刘宏特别喜欢养狗,把狗唤作“爱卿”,而将朝中大臣都称作“狗官”。

而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最大爱好就是侮辱大臣,他根据众臣的高矮胖瘦黑白妍媸,都各取一个外号。如光禄大夫王玄谟外号为“老伧”,意为“土帽”;仆射刘秀外号“老悭”就是“小气鬼”;而颜师伯因唇不包齿,则被戏称为“龈彦”是“豁嘴”“大板牙”的意思。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发明了一个“扒掉裤子打屁股”的刑罚。当时这种刑罚只是针对那些平民百姓,可是嘉靖认为老百姓可以在大堂上扒掉裤子打屁股,那么大臣也可以在朝堂上扒掉裤子打屁股。史料记载,嘉靖三年七月的一天,嘉靖一怒之下,下令将一百多名大臣在皇宫左顺门统统扒掉裤子打屁股。据说,当时放眼望去,只见阳光下白花花一片,景象倒也壮观。

类似以上种种“好众辱人”的君王,怎么可能赢得大臣们的真心尊敬和拥戴?怎么可能君臣齐心形成合力将国家治理好?又怎么可能使国家和自身免遭危难和祸患?

《素书》中“好众辱人者殃”的真实含义属于以上两种解释的哪一种呢?

应该说,《素书》的“好众辱人者殃”囊括了以上“经常”、“当众”两种解释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