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来办理企业年审,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办理业务,并全程帮助我提交相关的材料。来之前我认为要一个小时,没想到几分钟就办完了,让我感受到政务服务更加贴心、便利。”在永昌县政务服务大厅,党琪彬道出了办事群众的共同感受。近年来,永昌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贴心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升级。2024年,政务服务网办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5%以上。
走进永昌县政务服务大厅,“适老化”专区的轮椅、放大镜、助听器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供水、供电、供暖等民生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吐槽、“陇商通”等专窗,构建“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累计答复各类诉求79 件,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处说、有人管。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8名工作人员正为群众提供“一扫清”“码上办”服务。办事群众党琪彬体验的企业年审“极速办”,正是永昌县流程再造的缩影。截至目前,21个“一件事”事项办理环节、审批时间、申报材料均压缩50%以上,已累计办件565件,一次性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数字赋能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和“甘快办”APP,永昌县实现7386项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掌上办”,全程网办率达99.35%。打开“甘快办”永昌专区,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一目了然,群众动动手指即可完成申请。2024年,全县线上办件149766件,占比达88.86%,“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成为常态。
“我们每周调度政务服务指标,13 项核心指标保持全省最优。”永昌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艳介绍,通过动态管理“四级46同”事项清单,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同源一致,企业群众可通过“甘快办”实时查询办件进度,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全城通办”。截至目前,“甘快办”APP 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率100%,实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的无缝衔接。
改革创新破解办事“堵点”“痛点”。针对企业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问题,永昌县创新推出“市域通办”“帮办代办”等便民举措。首批61项通办事项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市政务大厅无差别受理;3720余次帮办代办、7350余份免费复印服务,让特殊群体和企业享受到“保姆式”服务。
在制度保障方面,永昌县出台《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五大工程”“四大行动”,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红黑榜”等20余项制度,并将窗口人员纳入闭环考核管理。2024年,4名副县长和23个部门“一把手”走进窗口“沉浸式”体验,解决堵点问题41个。
规范管理筑牢服务“硬支撑”。每日,大厅都会通过“好差评”系统收集群众反馈,线下“一次一评”参评率、满意率均超99.5%。为提升窗口服务专业化水平,永昌县政务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考试,打造职业化服务队伍。
针对基层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永昌县正加快推进智慧大厅改造,配备“好差评”电子评价设备、更新效能监控系统,推动传统服务向智能服务转型,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易办、快办、速办”升级。
如今的永昌县政务服务大厅,不仅是办事场所,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从适老化服务的细节关怀到数字政务的创新突破,从流程再造的效率提升到“一把手”走流程的制度创新,永昌县正以“小窗口”的贴心服务,书写着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大文章”。
永昌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艳表示:“我们将对标国家及省市县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部署要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市域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开展政务服务开放日,制度化落实‘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倾听群众诉求,疏通堵点难点,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作者:柴作龙
来源:爱永昌客户端
编辑:柴纳敏
责编:闫 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