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技术 >
  • 什么软开关

    2025-01-26 07:43:17

    软开关是一种 基于软件的电子开关装置,它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实现电路的通断。这种开关具有灵活性和可编程性,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软开关技术可以降低开关损耗,但往往需要额外的元器件,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软开关的主要特点包括:逐渐通断:软开关的通断过程是逐渐的,而不是瞬间突然完成的。例如,在照

  • "制储输用"呈积极态势 陆海并进加速氢能开发利用

    2025-04-01 08:33:00

    全球首款“可换氢”重卡,5分钟快速换氢、单次运营里程达500公里、补能效率媲美传统燃油车;一体化智能加氢机器人,可长时间不间断自主加氢,真正取代人工降低成本;氢动力无人机,具备超长续航、耐受低温等优点;海水制氢装备,可节省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氢能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在近日举办的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

  • it相关专业有什么

    2025-01-14 18:46:28

    IT相关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涵盖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方向的基础知识,毕业生可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软件工程:专注于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各种技术和方法。网络工程:涉及网络设计、构建和维护,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信息

  • 深圳支持AI赋能生物制造全链条应用;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数智早参

    2025-04-08 07:59:00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文多丨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丨NO.1 深圳支持AI赋能生物制造全链条应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建设人工智能(AI)辅助研发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物制造全链条、

  • 九天之上再添"星"光,解析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发射的科技深意

    2025-03-31 15:31:00

    2024年3月5日20时15分,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划破夜空,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枚凝聚着中国航天人智慧结晶的卫星,不仅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进入新阶段,更在全球太空通信竞赛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一、技术突破背后的创新密码该卫星搭载的"高通量通信载荷"

  • 全国首个 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在四川攀枝花开建,填补国内空白

    2025-04-03 15:47:00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3月31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光解水制加氢项目建设启动暨氢能交通供需对接会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活动现场 图据西区融媒体中心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采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段东平科研团队主导研发的“多面体钛酸锶聚光量子制氢氧电热一体化技术”。该技术

  • 驾证为什么不是卡

    2025-01-08 06:18:37

    驾证不是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习惯和认可度驾驶证的设计尺寸较大,不方便携带。目前,大部分卡片尺寸都趋于一致,可以放在钱包的卡槽里,而驾驶证由于尺寸较大,只能放在驾驶证保护套里,不便于随身携带,导致许多驾驶员忘记带驾驶证而被扣分罚款。技术成本将驾驶证制成IC卡需要相关技术支持,如制卡设备、读卡器

  • 何为“具身智能”

    2025-03-19 09:33:00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其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那么何为“具身智能”呢?具身智能是指智能体(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其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强调

  • 迈向智能阅读时代:新形式、新基建与新服务

    2025-04-01 10:42:00

    在这个指尖轻点就能获取海量信息的时代,阅读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从纸质书页到电子屏幕,从图书馆到云端书架,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重塑着整个阅读生态。当前,数字阅读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各种"读书新花样"层出不穷,听书、互动阅读、社交化阅读等创新形式让传统阅读焕发新生;

  • 以假乱真的AI诈骗,如何防范?(民生一线)

    2025-04-08 08:24:00

    本报记者 张天培 苏 滨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即可生成动态视频;只需几秒语音,就能克隆声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AI换脸”正成为侵权违法的重灾区。近期,为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