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根本法律:处于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刑事基本法、诉讼法等,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阶之下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行政法律:包括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
立法基础是指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以及立法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和程序。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法律原则,为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宪法是立法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
宪法自由是指 由宪法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它们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表达、通信、宗教、人身等方面的自由。具体来说,宪法自由包括以下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通过选举的方式选择代表和领导者。言论自由:公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包括口头、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遵守宪法和法律;2.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3.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4.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 依照法律纳税;7. 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现行宪法 总共143条,分为五章:序言、总纲、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其中,序言部分没有具体条文,总纲部分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等内容,权利与义务部分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
人大监督是指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由它产生的本级国家机关和由它选举任命的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履行职责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代表人民所进行的,具有权威性、法律效力和人民性。具体来说,人大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监督: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如撤销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