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苏能股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发布,拟分红8.4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4:32:00    

近日,苏能股份(600925.SH)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82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32.36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1亿元,归母净利润2.02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5.88亿元。

数据之外,更可贵的是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解读一:煤基主业稳健,优质资源储备支撑持续发展

自2024年以来,苏能股份锚定江苏省属特大型能源上市企业定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集中力量强生产、稳运行,在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总体稳定、能源保障扎实有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煤基主业通过以江苏、陕甘、新疆自有煤炭产区为基地,构建全国性运销网络,有效提升能源供应链运行质效,生产经营任务有序完成。同时,苏能股份着力抓好煤炭战略资源布局接续工作,进一步扩充资源版图。子公司百贯沟煤业成功竞得甘肃省崇信县百贯沟西部煤炭资源探矿权,目前已获矿区总规环评批文,地质勘探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苏能股份下属生产矿井6对,资源量20.94亿吨,可采储量8.92亿吨,核定产能1830万吨/年,其中,核定产能的90%以上位于新疆、陕西、甘肃等西部富煤省区,煤质优良、煤层赋存条件好、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及长期稳健的发展能力。

2025年,面对煤炭行业周期波动压力,苏能股份将更好地发挥资源、区位与交通优势,用好铁路专用线,统筹做大煤炭运销,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筑牢能源保供“压舱石”。

解读二:电源点建设全面提速,新通道建设令人期待

作为江苏省属能源上市企业,苏能股份立足江苏旺盛的电力市场需求,在加快推进现役机组“三改联动”和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以“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依托,加快建设苏能锡电2×1000MW、苏能白音华2×660MW发电机组两个重要的配套电源点。

截至2024年年末,苏能股份在役火电装机规模2700MW,苏能锡电2×1000MW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苏能白音华2×660MW项目建设进度超20%,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两个项目建成后,将全部服务于江苏市场,苏能股份火电业务装机规模与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江苏、内蒙古两省区签署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加快推进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至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前期工作。苏能股份作为江苏能源保供的主力军和苏蒙合作的先行军,将积极跟进相关合作,为服务江苏全省能源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解读三:新能源加速布局,战略性矿产资源蓄势待发

苏能股份坚持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鲜明导向,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火电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构建“风光网储”新型能源产业体系,全力跑出低碳发展“加速度”。

自2024年以来,苏能股份积极到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异地大型能源基地拓展新能源项目,截至目前,苏能股份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达到361MW,在建规模765MW。预计到2026年,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200MW以上。

光伏领域,苏能垞城矿采煤塌陷区“渔光互补”项目、陕西麟游“农光互补”项目、苏能正镶光伏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在建光伏项目装机容量合计324MW。

风电领域,苏能股份借助在内蒙古地区的产业优势,依托当地丰富、稳定、连续性强的风能资源,投资建设的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对推动当地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华东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储能领域,苏能股份垞城电力200MW储能项目、睢宁50MW储能项目分别于2024年5月底、12月底并网启动。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配套60MW储能项目及苏能丰县储能电站项目已先后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将有效提升项目周边“绿电”的消纳能力和新能源利用率,为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苏能股份作为江苏省属唯一具备矿产开发能力的上市公司,正积极切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伴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苏能股份将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大力推进锶矿、钛矿、锆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深加工、高端化拓展,在保障江苏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上切实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解读四:科技赋能优势凸显,全球首创填补行业空白

舍得在“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上投资金、花时间、下功夫,苏能股份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资源统筹,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以来,苏能股份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构建了完整的安全生产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环境保护体系、技术研发及安全保障体系,煤炭采掘技术、开采工艺以及原煤洗选水平均居于我国煤炭企业前列。

苏能股份在煤矿软岩支护、冲击地压防治、矿井热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技术研究方面,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子公司华美热电成为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徐矿发电公司荣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优秀单位”称号,被授予“徐州市循环流化床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并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发电企业入选中国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展,综合利用创新技术入选“中国首届产业赋能大会典型案例全国30强”;张双楼煤矿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大赛”一等奖,成为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夏阔坦矿业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被评定为Ⅱ类初级智能化煤矿;郭家河煤业成为陕西省智能化示范矿井。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年初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的《关于公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公示名单中,苏能锡电公司“新型高效灵活1000MW等级褐煤电站锅炉项目”成功入围。这项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搭建起同类项目建设的理论基石,填补了我国百万级褐煤发电机组空白。

未来,随着江苏徐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能源资源产业研究院的实质性运营,苏能股份将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国际化“四化”融合,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向主业集聚,持续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探索更多高效、低碳的智能化开采技术,在推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表率。

解读五: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发展成果全体股东共享

作为一家十分注重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国有上市企业,自2024年以来,苏能股份通过高频次、广范围的路演交流,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稳健增长的经营业绩,塑造了良好企业形象,打响了苏能品牌,让苏能股份受到越来越多权威机构和投资者的了解、认可与青睐——连续两年获评3A最高信用评级,入围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成功进入“中证500”指数,入选《2024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实践案例;取得ACCA专业发展类认可雇主资格,获得江苏省“2024年度优秀投资价值企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首份ESG报告获得中诚信绿金“A+”评级,入围“2024年度上市公司ESG实践优秀范例”。

特别是在分红方面,苏能股份始终秉承“视股东为家人”理念,在努力增强生产经营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一致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尽最大努力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各界投资者。2024年拟现金分红8.40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60.67%,连续第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分红水平。

李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