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日讯泰安市供销社聚焦社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通过优化监管体系、健全制度、人才培育等举措,增强社有企业内生动力,为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化财务监管体系,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组建泰安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设立集团财务部,对其子公司实施财务统一核算和资金统筹调度。在此基础上,集团财务部更换了统一的财务软件,在市供销社机关部署客户端,安装客户端软件,并配置连接到服务器,可动态掌握集团财务状况,形成了“机关指导-集团管控-基层执行”的三级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行政监管属性与市场化运营属性相融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夯实财务管理根基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梳理集团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制度规范,制定财务工作细则,明确出入库流程,加强对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差旅、公务接待、办公费使用等,严格落实审批程序、费用标准、报销流程,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合规合法。
人才培育与监督并举,筑牢风险防线
注重财务队伍能力建设,督促财务人员坚持参加山财培训网每年度的继续教育培训班,组织新《会计法》解读专题培训,参加财政部办公厅开展的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持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市社还常态化开展社有企业内部审计,向直属企业派驻监事,强化内部审计和动态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合规透明。人才培育侧重“防患未然”,监督机制侧重“及时纠错”,两者结合覆盖风险防控的全周期。
服务“三农”大局,赋能乡村振兴
积极对接市财政局,了解资金及政策支持的方向,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00万,将资金投向粮食、农资仓储物流设施领域,在肥城边院镇建设了一处市级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占地42亩,购置进口精播机11台,配备全市最大的单体智能烘干塔,日烘干能力达500吨,集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农民培训、智慧农业、粮食烘干贸易于一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