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俞刘东
早晨8点多,杭州孩儿巷一家挂着“亚圣炒货”招牌的小店前围满了人。你可能猜不到,他们手里挑选的不是坚果炒货,而是五颜六色的小番茄。
店前台阶处,摆放着三十多个小筐,筐内红、橙、黄、绿、白等各色小番茄如小山般堆积。这些小果不仅色泽鲜亮诱人,形状也十分“俏皮可爱”,除了圆溜溜的常规款,有的形似小灯笼,有的还长成了小辣椒的模样。
俞刘东/摄
店主老孟,一边麻利地称重,一边扯着嗓门吆喝大家先尝后买,“小番茄都是上海崇明岛露天种植的,口感比常见的番茄更好,有小时候吃到的‘番茄味’。”
“这番茄咋长得跟葡萄似的?”一位拎着咖啡的年轻人凑近打量。老孟顺手掰开一颗紫红色的小番茄,露出晶莹的果肉,“这叫‘子弹头’,它不仅风味浓郁,口感也很细腻,买回家尝鲜的人可多了。”
话音未落,几位阿姨已挤到前排,捏起筐里的番茄往嘴里送。“哎哟,这个黄的甜!”“绿的带点酸,一口一个很清爽!”见大家好评连连,老陈笑得眯起眼:“今年来了15个品种,好些都是新培育的‘尖货’,每天选10个左右轮换着卖。”
俞刘东/摄
“整点新鲜玩意,把淡季的生意给撑起来。”老孟的炒货店在孩儿巷开了多年,约莫五六年前,每到春季他就开始卖朋友种植的小番茄,“头茬小番茄,能卖到六月初。”
今年3月底,朋友基地的小番茄就上新了。这十来天,每晚都有五六百斤番茄从崇明岛直达老孟店里,“所有品种都是15块钱一斤,几乎每天都能卖光,来来往往的年轻人都喜欢捎上一两斤,回头客也不少。”
俞刘东/摄
一位正在选购小番茄的姑娘告诉记者,她之前从未见过这么多颜色的小番茄,每种颜色都挑上了几颗,打算带回家给家人尝尝鲜,“清甜里带着点微微的酸,口感层次丰富汁水还足,嘴馋狂炫也不担心长肉。”
“这么多可爱又好吃的小番茄摆在眼前,很难不心动。”老孟说刚到货的头几天,挑选的顾客都排起了长队,“每个品种都卖得不错,但最热销的还是绿色的‘青霞’和黄色的‘甜思妮’。”
受访者供图
当然,浙江本土番茄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樱桃番茄与口感型番茄(水果番茄)。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眼下,苍南等产地培育的越冬番茄正陆续上市。
对于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水果番茄,也有部分消费者心存疑虑:它们究竟是否为转基因产品?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相关农技专家。他介绍,水果番茄实际上是番茄的变种,自20世纪90年代后从国外引入,目前国内自主培育主导品种有20多个,“国内生产的番茄品种都不是转基因产品。”
专家进一步解释,当前水果番茄的糖分含量普遍在9度以上,部分优质品种甚至能达到12度以上。至于颜色,不同颜色的番茄在营养成分上差异并不显著,例如黄色品种的番茄仅是不含番茄红素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