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被告人 >
  • 刑事起诉书什么时候给

    2025-01-10 22:59:38

    刑事起诉书一般在 立案后五日送达,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在立案后,将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这一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此外,如果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无论检察院是否派员出庭,都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全部案卷和证据材料,并且法院应

  • 讯问注意什么

    2025-01-11 01:25:43

    讯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发言谨慎:如实供述客观事实,不因压力或其他因素而做出虚假供述。如果确实没有犯罪,应坚决否认;如果确有犯罪,应如实供述,避免因冲动或义气而大包大揽。精准表述:在主观表述时要用词准确、真实,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如“可能”、“大概”等。对于不清楚的事情,应明确表示不知道。避免价值

  • 主观证据包括哪些

    2025-01-12 21:35:38

    主观证据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观心态和犯罪意图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主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包括承认犯罪事实的供述,以及对于犯罪行为的解释和态度。辩护言论: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法庭上的辩护,如对犯罪事实的否认、对罪责的辩解等。证人证词:特别是那

  • 量刑证据是哪些

    2025-01-13 00:29:38

    量刑证据是指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其种类和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身份证据被调查人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犯罪事实证据被指控的犯罪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犯罪主体证据被告人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罪过、实施犯罪的动机和

  • 为什么要刑事羁押

    2025-01-08 09:50:13

    刑事羁押在刑事诉讼中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防止被追诉人逃避法律追究:羁押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法律追究,确保他们出庭接受审判。保全证据: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羁押有助于保全证据,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破坏。保证被追诉人出庭接受裁判:羁押确保被追诉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从而维护司法程

  • 诱供是什么意思

    2025-01-09 12:33:15

    诱供指的是在司法程序中,侦查、审判人员通过诱导、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引导刑事被告人或证人按照侦查、审判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也损害了司法公正,通常被视为违法行为,并可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法官、检察官和侦查人员在处理案件时

  • 逮捕后有什么办法出来

    2025-01-09 21:52:32

    被逮捕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释放:检察院审查如果检察院在审查逮捕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不符合拘捕条件,或者经过侦查或审判后被证明无罪,可以决定释放该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对于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可以随传随到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这通常需要缴